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北山村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办事处最东部,依山而建,东西走向。面积0.7平方千米。村西部有闸河自北向南流过,夏季可在此垂钓休闲,东部为开阔的杂果林场,杏子成熟时节满树金黄。全村1个自然村,辖9个村民小组,人口3801人,全部为城镇户口。北山村党总支部现有两个党支部,65名党员。耕地面积2198亩,山地林地面积4000亩,年经济收入6万元,传统上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主要是杂果种植。

近年来,北山村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先后获得“荒山绿化先进单位”、“经济结构调整优秀单位”、“淮北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产业特色

北山村大力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为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休闲旅游、种养、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完善了产业支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核桃、杏等经济林种植,现有杂果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依托南山3A级风景区资源优势,进行旅游业外延拓展功能,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中草药、核桃、寿桃、杏等经济林木的种植。建立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基地,巩固和扩大山区杂果经济带。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工作,实施多项惠农政策帮助农民群众组建家庭农场,增强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打造休闲、旅游为一体农业旅游生态区。

文化特色

北山村文化底蕴丰厚,很久以前就盛传着“鱼石”、“山上二亩地”等美丽的民间传说。村中原有蟠龙寺,土地庙,并发现许多汉画石,2013年北山村村民自筹资金,修复了东村土地庙,庙内塑有土地爷像,绘制了精美的壁画,常有游人前来观光,祭拜。村境内的砚寺,曾是当时的大寺庙,为方圆百里的庙宇之首,香火鼎盛。每年农历三月初八和四月初一,两次庙会,是北山村的盛事,村民聚集于庙会之上,观看各种表演,进行各种农产品和日用品交易,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自然景观

北山村背靠东山,面向平原,民居建筑简朴雅致,田园风情浓郁,美化如廊,有丰富的山区旅游和田园风光资源。东部为开阔的杂果林场,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鲜花遍地、奇石满坡、各种果蔬花鲜果香。果子成熟时节桃李满枝、瓜果瓢香。桃子,石榴,果实累累,压弯枝头。环山路两边,芳草萋萋,鲜花如锦,夏秋季节,泉水清澈,叮咚作响。山林中时有鸟雀飞翔,阵阵鸟鸣,给人以莺歌燕舞的欢悦和惬意。一条小河在村头流过,河水清清,杨柳依依,时有小鱼,游来游去。

3.2   创新模式

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北山村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创新。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互联网+农业也到了4.0时代,产品、品牌、营销赋予了新的契机”,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不仅为农村提供了销售途径,而且已经深入到了农业的整条产业链,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实现龙头企业产、储、供、销一体化。

引导北山内各个农电商服务网点利用供销、邮政等快递企业和现有物流运力资源,构建现代化的包装、仓储、物流和配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打通农产品上行 “最初一公里”。抓好农产品上行及溯源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及农产品冷链资源向优势电商企业集聚,把重点扶持的农特产品进行分类整理,打造农产品二维码溯源系统,促进农产品生产、检测、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面互联,形成以电商为纽带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

同时通过“电商+合作社+第三方平台+多媒体,”努力营造“谈电商、学电商、干电商”的浓厚氛围,继而具备可操作性。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及农产品上行。

至此杜集北山村已经成功运营网店10个,桃宝贝、皖北美食、惠买购物平台、爱客美食等网店,主要入驻拼多多、淘宝等平台,实现每家店铺年销售额超过万元,累计达到1460.95万元,带动周边配套服务及就业人员156人。